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专电(牛莹) 日前,被誉为“太湖一枝花”的民间艺术锡剧在阔别20年后又重返其上海地区发祥地——朱泾镇,使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上海西南小镇更富民俗特色,不仅能让锡剧爱好者有的听、有的学,还给来朱泾的游客多了个品味小镇民俗的好去处。
朱泾镇坐落于上海市金山区,自元明时代就已形成市镇,和著名的周庄、朱家角一样是古老的江南水乡,石板路面,小桥流水,未经过度的旅游开发,使这里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。
锡剧历史悠久,是江南独有的民俗文化,并在民间广为流传。朱泾镇可谓是上海地区锡剧的发祥地,始建于1955年的金山锡剧团以精湛的演艺享誉华东地区。后因种种原因,该团于1986年解散。但是,朱泾地区的许多锡剧爱好者本着对艺术的不倦追求,长久以来一直自费前往市区学习、观摩。
今年以来,随着朱泾镇对民间民俗文化挖掘、抢救、保护工作的大力推进,经锡剧前辈、原金山锡剧团团长徐静芬和居委会干部的筹建准备,在上海锡剧联谊会的大力支持下,锡剧艺术指导站得以在朱泾镇成立,使阔别二十多年的这一民间艺术在朱泾重现。
今后,就像去苏州一定要听听著名的苏州评弹一样,到朱泾也将能够听到字正腔圆的锡剧,朱泾有望成为继周庄、朱家角后的又一旅游新去处。